会议纪要 – 中华中医药学会 //m.precookedfood.com Mon, 19 Dec 2022 11:55:51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1.7 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总结谋划分会工作 //m.precookedfood.com/2022/12/19/21118/ Mon, 19 Dec 2022 11:55:51 +0000 //m.precookedfood.com/?p=21118     12月10日晚,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常委会工作会议通过线上形式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同组织,心血管病分会常务委员60余人参加,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国辰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国辰指出,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些都为新时代中医药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守正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心血管疾病作为重大疑难疾病和常见病、多发病,进一步加强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领域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是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必须做好的答卷。“团结”是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全篇的高频词、关键词,心血管病分会要在增进专家之间了解,加强地区之间协作,促进中西医汇通等方面多开展工作。王国辰还充分肯定了心血管病分会2022年取得的成绩,期待未来在各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获得更大进步。

    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毛静远教授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报告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有关中医药的重要论述是对中医药人莫大的鼓舞和激励,更加坚定了我们踔厉奋发、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信心和决心。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必须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推动中医药高质量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新动能,立足本职工作,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毛静远还向常委会报告了心血管病分会2022年工作总结,指出分会2022年在疫情防控、学术交流、学科建设、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科学普及及乡村振兴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面对上海、海南、内蒙、新疆、河南等地相继爆发的疫情,心血管病分会成员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分会立项、启动了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攻关项目,制定发布了《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指南》、《稳定型心绞痛中医健康管理指南》、《临界性高血压的中医诊疗指南》等标准规范7部,与中医杂志社联合出版心血管论文专辑第四辑,编撰出版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发展史》;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青年岐黄学者等高层次人才不断扩充;组织加强科学普及,开展义诊活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在中华中医药学会2021年分支机构年度考核中,心血管病分会获得了优秀分支机构、学术年会优秀分支机构、财务管理优秀分支机构、完成学会交办任务优秀分支机构的称号。在2022年任期届满分支机构主任委员考核中,毛静远教授被评为优秀主任委员。

    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姚魁武教授主持会议。在讨论环节,各位副主任委员及常务委员积极发言,畅谈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心得体会,对2022年分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学术交流形式等进行了讨论,最后由副主任委员朱明军教授对会议进行总结。此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和理解,凝聚了共识,统一了思想,为心血管病分会2023年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国辰讲话

 

 

主任委员毛静远教授就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报告

 

主任委员毛静远教授总结心血管病分会2022年工作

 

副主任委员朱明军教授作会议总结

 

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姚魁武教授主持会议

 

 

会议合影

 

(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供稿)

]]>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2022学术年会暨换届选举会议顺利召开 //m.precookedfood.com/2022/08/25/19294/ Thu, 25 Aug 2022 02:12:56 +0000 //m.precookedfood.com/?p=19294     2022年8月19日-21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及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承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2022年学术年会暨换届选举会议”在石家庄市召开。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陆静通过线上视频致辞,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主委曹毅、石家庄卫健委中医处处长徐志宏、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武智、石家庄市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郑欢伟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石家庄市中医院李领娥教授主持,来自全国各地中医药院校、医院、科研院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近400人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参加本次学术年会。

    19日晚召开中医美容分会换届选举会议,会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部主任庄乾竹主持,选举产生了中医美容分会第六届委员会。浙江省中医院皮整形美容科中心主任曹毅教授当选为主任委员,刘红霞、刘宜群、闫小宁、宋业强、李领娥、李福伦、汪南玥、陈义、陈丽娟、段渠、徐佳、康旭、陶茂灿当选为副主任委员。换届会议结束后,召开了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党的工作小组换届会议,曹毅任组长,宋业强、徐佳、李福伦、闫小宁任副组长,为进一步加强分会党的工作建设做出了新的部署和规划。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第六届委员会主任委员曹毅教授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陆静在致辞中肯定了分会过去在加强全国各地中医美容及相关专业医师的协作与交流,规范、推广中医美容实用技术,展示中医美容的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希望分会能立足本职工作,在加强分支机构党建工作,做好人才培养,加强学术交流等方面做出更大努力。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陆静致辞

    本次学术年会共组织了4个板块。

    首先是特邀报告板块,邀请了我国知名中医美容、皮肤病专家浙江省中医院曹毅教授、陕西省中医院闫小宁教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陈丽娟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段渠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李福伦教授、浙江省中医院陶茂灿教授、广东省中医院康旭教授、金陵科技学院刘宜群教授、石家庄市中医院李领娥教授及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宋业强教授等分别作《痤疮治疗选择》、《敏感性皮肤中西医的治疗》、《中医药膳美容》、《“心部于表”在中医美容中的运用》、《不同证候黄褐斑皮损的皮肤镜下特点与对策思考》、《外治疗法在脱发中的应用》、《皮肤病治疗的美容修复理念》、《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中医美容与养颜》的建设与思考》、《中医皮肤美容在医疗美容的创新和未来发展趋势》及《光电美容技术在美容皮肤科中的应用体会》等报告。

    紧接着,在注射中胚层板块、皮外整形板块、瘢痕板块的专题报告内容也非常丰富,如清华大学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杨建民教授的《眶隔释放重置下睑成形术的技术改进及临床案例分享》、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陈义教授的《微针疗法在面部年轻化的应用》及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李晓东的《头颈部瘢痕的治疗及相关进展》等专题报告引起大家广泛讨论。

本次会议编撰了《2022年中医美容学术年会论文集》,共32篇,内容覆盖了中医美容的理论、临床及实验研究等诸多研究领域,论文质量普遍较高,充分展现了目前中医美容专业的理论及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美容分会第六届委员会主任委员曹毅表示:日后将以中医美容分会为中心,以教育培训为基础、以学术会议为平台、以媒体网络为纽带、以科研开发为支撑,“四位一体”全力打造中医美容特色品牌,整合全国中医美容力量,积极承担培训基层中医美容专业人才队伍、推广中医美容专业适宜技术的责任,努力服务好广大百姓,为推动和提高中医美容水平作出贡献!

 

会议合影

 

]]>
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首期“名医传经典∙青年学经典”论坛成功举办 //m.precookedfood.com/2022/01/25/16922/ Tue, 25 Jan 2022 03:20:33 +0000 //m.precookedfood.com/?p=16922     2022年1月20日,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成功举办首期线上“名医传经典∙青年学经典”论坛,邀请第二届国医大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顾问徐经世教授,安徽省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常务委员张国梁教授做了经典传承报告。会议由肝胆病分会副秘书长陈晓蓉主持,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孙永章致开幕辞,肝胆病分会主任委员做会议总结。

    “名医传经典∙青年学经典”是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经过积极筹备、申报并得到总会批准的经典传承系列活动。2022年,肝胆中医经典传承论坛将每月邀请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各省名中医、歧黄学者讲授中医经典、临床实践,及名中医弟子的跟师心得。此次经典传承系列活动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指示的举措,对中医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培养肝胆病人才有重要意义。

    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参会人数达7319人次,获得了广泛关注,初步达到了预期效果。李秀惠主委在会后总结中指出,近年来,学经典、勤临床、拜名师成为人才培养的共识。通过国医大师的讲解,提醒我们学经典更应该领会经典,领会了才能学有所用,去粗取精,与西医融合。徐老为我们树立了大医精诚、高尚医德的典范,亲力亲为、治病救人,信念坚定、守正创新。青年中医学者应坚持临床、总有新悟。总结经验,不断创新。

]]>
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2022年青年学术沙龙暨青年论坛在线上顺利召开 //m.precookedfood.com/2022/01/25/16917/ Tue, 25 Jan 2022 03:18:33 +0000 //m.precookedfood.com/?p=16917     为进一步加强中医皮肤科青年人才的培养建设,逐步促进中医皮肤科事业的蓬勃发展,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牵头组织的“皮肤科分会2022年青年学术沙龙”首场活动,于2022年1月20日晚在腾讯会议线上举行。同期举办的“青年论坛”作为本年度系列沙龙之一。本次活动作为2022年度皮肤科分会的首场学术活动,得到了学会、皮肤科分会及众多名医、大家、学者、同仁的关注,本次会议以青年医者为主力军,充分体现出中医皮肤的一脉传承,更得到了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拟通过一系列高质量的学术活动,树立“青年论坛”的学术品牌。

    本次会议特邀高如宏、韩世荣、喻文球、邓丙戌、李博鑑、艾儒棣、王玉玺、徐宜厚、禤国维、秦万章、陈彤云等名老中医参加,同时线上参加会议的有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主任委员杨志波教授,名誉主任委员段逸群教授,副主任委员李斌教授、闫小宁教授、刘红霞教授、杨素清教授、曾宪玉教授等,以及全体中医皮肤科青年委员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皮肤科青年同仁300余人。

    会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曾宪玉教授、青年委员肖月园博士主持。首先,进行了“青年学术沙龙”系列线上活动的启动仪式,由本次活动的倡议者张苍教授代表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发言,张教授介绍了“青年论坛”的由来,前期通过“中医皮肤青年学者高峰论坛微信群”,相互沟通,使得中医皮肤科同仁增进了感情、提升了水平,发挥了重要的平台作用。在分会领导和专家的鼓励和推进下,微信群从民间的学术力量正式成为被学会关怀、关注的交流平台,希望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继承以往,发展创新,共同促进中医皮肤科事业的发展。

    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青年委员、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谭强博士对“青年论坛”的前期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论坛前期是“中医皮肤青年学者高峰论坛微信群”,自2020年4月开始进行了每周一次的学术讲座,2021年增加了群内的疑难病例讨论内容,现已通过微信群进行学术讲座共80场(2020年31场、2021年46场、2022年3场),进行疑难病例讨论19场,分别针对常见疑难疾病、方药运用、针灸针刀、学术经验、流派传承等进行了学习,共有74名专家进行了点评,学习内容通过北京赵炳南中医皮肤科流派微信公众号同步的形式推广和分享,形成了一个开放、共享、积极、共赢的平台。

谭强博士发言

    肖月园博士代表全体中医皮肤科青年委员进行发言,肖博士强调传承是中医发展的重要方式,皮肤科分会一直具有非常浓厚的学术氛围,通过老带新的传承模式,青年人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我们应做好接力棒的工作,积极的在“青年论坛”中发声。也希望各位有经验的老专家们在今后的论坛中分享自身的经验和治疗。他建议青年医师们针对疾病诊治、方药应用、文献研究、科研内容、PPT制作、照片拍摄、患者管理等均进行沟通和交流,以实现助力青年成长的建设初衷。

    杨志波主委致辞对“青年论坛”的创立表示了衷心的祝贺,表示青年人是未来的希望,青年人有理想、有干劲、有创新,中医皮科青年更是青年中的翘首,近几年来,中医皮科青年在抗疫前线、临床诊疗、学术交流等方面均有优异的表现,希望论坛可以为青年提供更好的平台,展示自我,提升水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杨志波主委致辞

    最后,以视频的形式相继播发了各位中医皮肤届名老中医高如宏、韩世荣、喻文球、邓丙戌、李博鑑、艾儒棣、王玉玺、徐宜厚、禤国维、秦万章、陈彤云对于本次活动及青年医者的希望寄语,各位老专家等纷纷出镜,祝贺“青年论坛”的顺利召开,也希望全国皮肤科青年才俊高举岐黄之旗,做实仲景之术,以大医精诚为方向,博极医源、厚德精术、章皇幽眇、飞跃梦想、自强不息、成就辉煌。

    启动仪式结束后,随即进行了2022年度的“青年论坛”的讲座,杨志波主委、段逸群名誉主委、张苍教授分别就《中医皮肤科发展之我见》、《我理想的皮肤科医生》、《青年中医学术成长体验及思考》方面对广大中医皮肤青年同仁进行了线上交流,各位专家针对中医皮肤事业的现状,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创新发展方向,结合现代“互联网”、“大数据”的先进手段,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培养自己的医者仁心、求知之心、谦恭之心,直面今后的成长与挑战,为各位青年皮科医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青年学术沙龙”的启动,标志着中医皮肤青年学者学术交流平台的形成,是青年们增加学术碰撞、开展学术争鸣、推动皮科发展的重要平台,希望以此平台为契机,各位青年同仁不断提升自我,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从而开创中医药事业的新发展、新局面、新飞跃。青年,是传承血脉中注入的新鲜血液,时代的发展离不开青年,中医的未来更需要青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青年学术沙龙”系列活动的相继开展,将紧扣青年时代的脉搏,关注中医皮科前沿,必定能够为中医皮肤科事业的人才培养、学科发展贡献积极的力量。(通讯员:杨素清,安月鹏)

]]>
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2021年学术年会圆满召开 //m.precookedfood.com/2022/01/13/16809/ Thu, 13 Jan 2022 03:03:20 +0000 //m.precookedfood.com/?p=16809     为了能够深入挖掘传统中医药文化内涵、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推动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助推健康中国建设。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海南医学院中医学院、海南省肿瘤医院承办、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远程医疗与信息技术分会协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2021年学术年会”于2021年12月15日通过线上的形式召开;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医疗及相关机构的专家学者近300人共同参加了线上会议。

(李宁主委致辞)

    李宁主任委员致辞表达了对与会人员的感谢,肯定了2021年在疫情常态化期间分会各委员为弘扬中医养生康复文化做出的贡献,展望了2022年养生康复分会工作的愿景和目标。

    会议的主题为“推进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围绕中医养生、中医康复、食疗营养、心理健康促进、健康管理、治未病等方向进行了学术研讨,会议由分会秘书长马骁主持。

(主题报告)

    会议精彩纷呈,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主任委员李宁,以《中医药养生文化之现代科学观》为题;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唐强以《康复医学在大健康产业的地位和作用》为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副院长侯云龙以《八子补肾胶囊抗衰老研究》为题;海南医学院中医学院院长谢毅强以《黎医黎药的传承与创新》为题;中国医史博物馆副馆长张雪亮以《三治七养说胃病》为题;中日友好医院康复医学科PT长葛瑞东以《指压穴位刺激法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为题做了大会主题报告。成都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学院副院长张弛、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常务副院长郑心作为主题报告的主持人,为各位专家的报告进行了现场点评。

(会议各阶段主持人)

    会议同时还召开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2021年党的工作小组线上会议。由分会副秘书长朱路文带领大家学习了《重温党史: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等相关内容,会议围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的重大意义、背景及其重大影响进行了学习。分会全体党员线上参与了学习。

(党的工作小组会议)

    风雨兼程百年路,不忘初心积䠑步。在李宁主委的带领下,分会全体党员重温了我党的光荣历史,加深了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的重要认识。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学细悟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不负时代召唤,不负组织重托,不负人民期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
《2021年度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报告》在京发布 //m.precookedfood.com/2022/01/04/16592/ Tue, 04 Jan 2022 01:10:42 +0000 //m.precookedfood.com/?p=16592     12月31日,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在北京发布《2021年度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报告》。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国辰、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主任委员唐旭东、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刘平、孙永章等相关领导,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主任委员姜泉、血液病分会主任委员陈信义、肝胆病分会主任委员李秀惠等部分在京分支机构主任委员、秘书长、中医药专家以及相关媒体代表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孙永章主持。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国辰在发布会上介绍了《2021年度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报告》的编制情况。他指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在中国科协世界一流学会建设项目以及中国中医科学院相关课题的支持下,中华中医药学会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共同开展了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工作。该研究旨在建立和健全中医药学术影响力评价长效机制,客观了解各医疗机构中医药相关学科(专科)学术发展现状,以评价促发展,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学术引领在中医医院建设中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提升中医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该研究从2016年底开始筹划,采用5年数据(2016-2020年),对610家公立三级中医医院的21个学科(专科)的综合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该研究以科学性、客观性、可行性为评价原则,既要符合现代科技评价体系改革和相关制度的要求,又要凸显中医药特色。通过广泛调研、文献研究,以及问卷分析、专家咨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学术平台、专家团队、学术论文、科研项目、科技奖励、成果产出6个一级指标及21个二级指标。所有指标数据均来源于权威数据库或官方机构,真实、准确,且可通过公开途径获取、核查。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国辰介绍研究报告编制情况

    随后举行了《2021年度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报告》发布仪式。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相关领导

共同发布《2021年度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报告》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所长李海燕、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部主任庄乾竹宣读榜单

    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主任委员唐旭东在讲话中指出中华中医药学会是我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全国性中医药学术团体,在中医药行业发挥着重要学术引领作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以及该研究的承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不仅具有基础资源、方法技术层面优势,而且具有丰富的评价实践经验。相信两家单位发挥各自优势,强强联合开展的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工作能有效发挥学术评价在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中的引领和助推作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主任委员唐旭东讲话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孙永章在发布会总结中对中国中医科学院领导以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各位专家对该研究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这是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报告的首次发布,期待各位专家、学者为该研究提出更多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不断完善指标体系。中医医院学科学术影响力评价为一项长期性工作,评价结果计划每年进行公布。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孙永章

 

参会领导、专家合影

 

(以下附2021年度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榜单)

 

2021年度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榜单

 

一、中医心病(中医心血管病)

二、中医肺病学

三、中医脾胃病学

四、中医肝胆病学

五、中医肾病学

六、中医内分泌病学

七、中医脑病学

八、中医肿瘤病学

九、中医血液病学

十、中医老年病学

十一、中医痹病学(中医风湿病)

十二、中医外科学

十三、中医皮肤病学

十四、中医乳腺病学

十五、中医肛肠病学

十六、中医骨伤科学

十七、针灸学

十八、中医妇科学

十九、中医儿科学

二十、中医眼科学

二十一、中医耳鼻喉科学

]]>
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二十七次学术年会圆满召开 //m.precookedfood.com/2021/12/24/16476/ Fri, 24 Dec 2021 07:10:57 +0000 //m.precookedfood.com/?p=16476     2021年12月18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二十七次学术年会”顺利召开,同期召开了“世界中联耳鼻喉口腔科专业委员会第13届学术年会”。

    应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本次学术会议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举行。全国各地耳鼻喉领域同行积极参加会议,并踊跃投稿,本次学术年会论文集共收稿件485篇。截止会议结束时统计,线上报名注册人数2606人,直播平台累计观看3.72万人次。

    开幕式由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秘书长、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何伟平教授与江苏省中医院马华安教授共同主持,中华中医药学会孙永章副秘书长通过视频方式代表中华中医药学会表达了对本次会议召开的热烈祝贺,指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并对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建议。希望分会加强党建工作,增强凝聚力,围绕社会热点难点疑点,充分运用新媒体,丰富学术交流的形式。注重人才培养,重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并不断加强临床研究和实践,及时梳理总结形成指南规范,促进中医耳鼻喉传承创新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新的贡献。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主任委员阮岩教授、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耳鼻喉口腔科专业委员会会长刘蓬教授,分别致辞,预祝本次会议圆满顺利。

中华中医药学会孙永章副秘书长线上致辞

 

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主任委员阮岩教授致辞

    本次学术年会设综合论坛、嗓音咽喉病论坛、耳科论坛、外治论坛、鼻科论坛、青年论坛 6个专题,1场卫星会,1场企业专题会,全国各地共有61位专家、学者围绕耳鼻咽喉科疾病的临床应用、学术进展、科学研究、经验总结等方面作了报告和交流,精彩纷呈。

    综合论坛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刘大新教授作“中医传承,不忘先贤”主题讲座,列举了上海张赞臣、广东杨志仁、南京干祖望、四川熊雨田等中医前辈的学术特点以及对学科的影响力。成都中医药大学熊大经教授作“《道德经》与《黄帝内经》的关系”主题演讲,列举了道德经中的“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与中医之“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的关系,告诉人们世事常变化,矛盾和对立是永恒不变的规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阮岩教授作“中医治疗耳鼻喉科疫病的实践和思考”主题讲座,列举了古代抗疫经验以及目前对新冠肺炎中医治疗经验。北京中医药大学陈薇教授作“循证研究的设计思路与方法”主题讲座,介绍了中医科研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苏祥飞作“中医耳鼻喉科领域标准化工作思考”主题分享,对中医耳鼻喉科标准化工作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和分享。耳科论坛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蓬教授作“中医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897例临床观察”主题演讲,耳鸣的管理模式以及中药治疗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嗓音咽喉病论坛上,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梅祥胜教授作“单侧声带麻痹的中医综合治疗”讲授,声带麻痹患者的发音锻炼值得学习。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邱宝珊教授作“甲状腺结节的中医辨治思路”主题分享。儿童腺样体肥大以及发声训练、喉癌术后中医治疗得到大家关注。外治论坛上,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张治成教授作了“面部走罐治疗面瘫技术”的讲座,主要介绍了面部走罐等技术在耳鼻喉科的应用。鼻科论坛上,上海市中医院郭裕教授作了“天突水针疗法对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治疗的临床增效作用研究”讲座。变应性鼻炎使用中医经典名方治疗得到大家重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田理副院长就“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专家共识解析及中医药防治策略”进行讲授。青年论坛上,年轻医生们分享了耳鼻喉科目前的科研进展以及名老中医专家经验传承。

 

 

 

 

 

    本次学术年会的顺利召开,不仅为全国中医耳鼻咽喉科同仁的交流提供了学术平台,而且进一步传播了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同时促进了国内中医、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的发展与创新。尤其是青年论坛的设立,更是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展示了中医耳鼻喉科年轻一代的精神面貌与才华,是中医耳鼻喉科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与希望。

]]>
中西医联袂行动——全国基层糖尿病防治培训启动 //m.precookedfood.com/2021/12/14/16325/ Tue, 14 Dec 2021 06:02:58 +0000 //m.precookedfood.com/?p=16325     2021年12月10-11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基层糖尿病防治专家指导委员会、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南普陀中医院承办的“全国基层糖尿病防治培训启动暨中西医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进展学习班”顺利举行。会议响应疫情防控要求,采用全程线上直播的方式举办。

    本次培训班的召开,是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精神,强基层,补短板,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要求。开幕式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赵文华副司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孙永章副秘书长、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基层糖尿病防治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杨叔禹教授分别在线致辞。

    赵文华副司长代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对指南培训启动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参会专家和糖尿病基层医务人员表达了感谢,希望委员会充分发挥专家优势,聚焦糖尿病基层中医药防治工作,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孙永章副秘书长代表中华中医药学会,对会议召开和基层糖尿病防治专家指导委员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希望通过培训班的形式,能够提高基层医生水平,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在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提升中医药的影响力。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王旭丹调研员做了“持续提升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能力”的专题报告,传达了国家对糖尿病基层防治相关政策和要求,中西医并重,规范和提升基层糖尿病防治能力和水平。

    本次指南培训会专家覆盖面广,糖尿病领域中、西医专家都有参加,如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主任贾伟平院士、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分会主委朱大龙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基层糖尿病防治专家指导委员主任、糖尿病分会主委杨叔禹教授等29位专家受邀参加。截至会议结束,线上总点击播放量近3万人次。

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主任贾伟平院士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分会主委朱大龙教授

 

中华中医药学会基层糖尿病防治专家指导委员主任杨叔禹教授

    会议内容丰富,干货满满,基层实用性强,包括基层医生需要掌握的糖尿病防治必备知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更新解读、糖尿病三级中医药预防、并发症筛查和中医药防治、糖尿病中医康复技术与方法等,均是为基层医师精心挑选的课程与知识。

    学术引领,筑强基层!今后中华中医药学会基层糖尿病防治专家指导委员会将继续为基层医师提供更多培训与技能服务,为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而不懈努力!

]]>
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m.precookedfood.com/2021/12/08/16254/ Wed, 08 Dec 2021 06:00:53 +0000 //m.precookedfood.com/?p=16254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河南省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南省康复医学会等单位协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于2021年12月3日-6日在河南省郑州市隆重召开,本次会议应当地疫情防控的要求,首次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并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的网络优势,突出线上讲授、互动的参与性,作为后疫情时期中医皮肤科分会举行的学术活动,给与会者带来了新的学术体验。

开幕式现场

    本次年会吸引来自国内外众多中、西医皮肤科同道参会,会议采用网络同步互动直播,截止会议结束时统计,本次会议线上注册人数为2845人,总点击播放量达71132次,会议设立了37个专场、10个卫星会,涉及162个相关课题的讲授内容,邀请149名中西医皮肤科名家、44名主持人进行皮肤科学术的交流探讨,在历时4天的会议里,9个直播间同时进行学术讲授,累计讲授时长超过3400分钟,借助网络连线的优势,参会人次再创新高,可谓一场学术盛宴。会议在大会主席杨志波教授、执行主席刘学伟教授、执行秘书长李建伟教授的精心组织下,克服了疫情的重重阻碍,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会议现场

    会上,中华中医药学会孙永章副秘书长在线上对会议的召开表示了热烈祝贺,并对分会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希望分会要以学、思、悟、践促党建,以业务强党建。继续提升学术交流质量,打造学术交流精品;大力培养青年人才,激发人才创造力。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孙永章致辞

    与会各位专家、教授分别对年会的筹办给予了高度肯定,对中医皮肤科事业给予了深切关注,希望各位学者、同仁能够借助中医皮肤科这一平台,加强沟通,继承创新,提升水平,服务社会。

    年会秉承“不忘初心,传承创新,服务基层”的宗旨,在禤国维、张磊教授为代表的国医大师,徐宜厚、艾儒棣、喻文球教授、苗明三教授为代表的名医名家,杨志波、段逸群、陈达灿、李斌、李元文教授为代表的皮肤科团队,肖月园、李欣、蔡玲玲博士为代表的后起青年,以及曾碧君护士长为代表的白衣天使等的共同讲授下,分别特设了大会特邀演讲专场、中西医结合专场、中药现代化专场、皮肤病诊断与病理专场、皮肤科研专场、临床诊疗思路专场、青年医师专场、中医学术传承专场、经方论坛专场、艾儒棣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专场、银屑病专场、湿疹皮炎专场、荨麻疹专场、痤疮专场、玫瑰痤疮及敏感皮肤专场、皮肤外科与疤痕专场、毛发专场、儿童皮肤病专场、老年皮肤病专场、病毒性皮肤病专场、色素病专场、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专场、性健康性病专场、中医美容专场、注射美容专场、激光美容专场、激光新技术专场研修论坛、中医外治及适宜技术专场、外用药临方调配专场、皮肤病用药安全及循证专场、生物制剂专场、中医护理及理疗专场、民族医药疗法等线上专场,并同时举办了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皮肤病会议和河南省康复医学会皮肤病会议。会议围绕中西医皮肤病的热点、难点、重点、亮点,从思想、流派、病证、诊断、理法、方药、外治、护理、科研等多个角度剖析、阐明,逐层抽丝剥茧,挖掘疾病本质,线上会议互动满满,使得与会者豁然开朗。

讲课专家

    中医皮科作为中医药体系中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在其深厚的理论积淀中。包含诸多待挖掘的宝贵资源,所以各位专家更应借助年会的平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面对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开创新未来,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会议最后由大会执行主席刘学伟主任、会议副主委曾宪玉教授、江苏省中医院谭城教授先后为闭幕式致辞,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
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举办第一期线上研习班 //m.precookedfood.com/2021/12/02/16203/ Thu, 02 Dec 2021 06:15:30 +0000 //m.precookedfood.com/?p=16203     在中华中医药学会领导下,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精神,认真加强周围血管病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凸显中医治疗优势,提高临床疗效。经分会常委会讨论通过,2021年11月26日晚,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成功举办了第一期线上研习班。

    研习班由分会主任委员闫英主持,分会名誉主任委员陈淑长教授主讲。首先,陈教授以此前分会对各委员单位的常见周围血管病病种和中医治疗优势病种的统计结果为依据,对我国南北方地区周围血管病常见病种及中医治疗优势病种分别给予了剖析和解读,引导大家对“中医优势病种”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与会专家经过热烈讨论,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对中西医各自的特点进行了比较,认为进一步梳理周围血管病中医治疗优势病种,提升中医治疗的自信心非常重要。

    其次,陈淑长教授为大家梳理了周围血管病的中西医病名规范,对2015年分会颁布的《周围血管科常见疾病证候诊治指南》中的病名调整进行了解释,提醒大家规范使用病名和证候,对于今后的科研和教学工作都是非常必要的。

    最后,参会专家又进行了讨论,都认为明确概念、规范病名、真正梳理出中医中药治疗周围血管病的优势所在,对于学科发展的行稳致远非常重要!

    两个多小时的研习班全程在线听课人数超过百人。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本次研习班,对中医周围血管病学科的认识又进一步加深,在厘清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认识到规范病名、证候的重要意义,同时更加增强了中医自信。今后,研习班系列活动将持续开展,为中医药事业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做出不懈努力!

]]>